Friday, January 07, 2011

改變(二)

手上持著一部貴價的手機,原來心態是會受到一些影響的。

第一種轉變是生活變得比較上沒以往般散漫和隨意。會時刻加倍留意那貴重手機可有遺失、一舉一動是否會令它容易受損、連對怎樣擺放它與及配上何種保護配件都在意起來。這種心態是較顯淺的。

再談另外兩方面。初時,街上遇到別人手持其他智能手機,會不其然多望上一眼。比較的可多了,螢幕上顯示的美觀程度有什麼差異、手機被用作什麼用途、外殼的品味怎樣、是較平價的中階機還是貴價高階機……當然,最基本的比較還是品牌與背後象徵的品味。用的若是 iphone,是追上潮流的一族了,不過,在香港人有我有、街上的蘋果機「成行成市」、無數店鋪均放滿庸俗而賤價的外殼時,手持 iphone 卻可能顯得傻氣了。所謂「潮流」,精要不是人有我有,而是人無我有;是帶領別人,而不是拚命向前追趕。用的若是我手上一部,展現的身份形象便大大不同。行 Android,代表明白軟體世界大勢所趨;選 Super Amelod Mon,是當今美麗之最;Samsung 名聲不似 iphone 而廠牌不是日落西山的 nokia 或者常被批評重美觀多於實用的 sony,代表眼光獨到。

寫到這裡,似乎變成自我誇獎了。這非本文原意。想說的是虛榮的心態。我從來不是虛榮的人,理解上也清楚認定了虛榮之為缺點。可是,初用新手機的那段時期,那比較之心是自然而來的,因比較分出高下而沾沾自喜的心理更是防不勝防。這才是值得一記的。

要在人的身上找缺點,是多麼容易!知己之不足、知人之不可能完美,是叫我要懂得更寬容去看待人與事。

(至於 Samsung Galaxy S i9000 是否真是較好的 Android 機?這本不重要,與我是否產生虛榮心理亦無必然關係。當人花上大額金錢買回一件貨品,總不免會傾向相信自己是選擇英明、會把那物品之優點在心中放大、而把缺點縮小。此乃人之常情。)

第三種出現的心態乃是顯現在人與物之關係上。與一件物件日夕「相處」,感情或許會滋長,或許不。可是即使談不上愛,卻會有一種被牽引、從而會產生去照料它、關心它的情懷。明明那手機的現存功能已夠用、運行情況已算順滑,卻免不了有種要讓它變得更好的逼切感。想替它安裝更新更好用的 Apps,upgrade 那 os 系統,找來不同的 lagfix 方法去提升效能……在在花人心思。科技產品之特殊更在於你若不 upgrade 它,它不獨是沒有進步,更會日漸退化。像手上的智能手機,不花心思去做以上所提的,原有的一整套系統會漸漸應付不了外在世界的進化,設計商新出的 Apps 都會慢慢的變成以更新了的系統作對象。想起來,竟有那種「讀書如逆流伐舟,不進則退」的味道。我想,當人不斷使用物,情感固然可能油然而生,但也可能一直只視物為可利用和可棄的。可是,當人不單是使用物,更是不斷「照料」和「關心」物,那似乎便終不免化成愛了。這是我察覺到自己的另一種微妙心態。

當然,幾種心理都很淺,只要略加注意,來一點自我約束,可輕易化之為無。可是,畢竟是一些有趣的體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