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談到的那些,都是過往曾有的想法和價值觀,現在還大體上信奉著。可是,一與先前所說,那些俱為抽象的觀念,卻非生活中的切實感覺。到自己真正面臨生關死劫,便未必能如此灑脫了。
近年,其實已不作此類思辯。生活中,費神要處理的何其多?死亡之陰影,更是從不曾遠離。內子身體一向不好,經歷多年之情感煎熬後,生存之意志更是薄弱。經歷過多少艱難的夜晚?不是難眠,便是被夢魘困擾。茍活不如就死,但死其實也不輕易。內子嘗告訴我:好幾回深夜默禱,許願的內容便是一睡後再無知覺,從此脫離人世之苦。我們沒有對策,只能過一天算一天,不會計劃長遠的將來,只求當前的生活別那麼苦痛。
這一年,開始飼養兩小動物。可否說,內子的生活是重拾了一點重心?我不確定。只知道,兩小天使,帶給我們的是太多太多。可是,牠們的生命是何等脆弱,給我們帶回來的時候年紀也已實在不小。看著牠們倆一起活潑地跑動、勤快地吃草便是我們極大的快樂,但這樣的日子也不多。接連的生病,動手術是一次又一次。這些日子來,不是沒想過死亡,卻是不曾真把它放在心上。努力去照料傷口,用心去調理飲食,偶爾從天使的動人姿態裡獲取歡欣,便夠我們去過每一天了。那裡還有空去胡思亂想呢?
有次和子君談天,當她還在思索該怎樣措詞,我便意會到是有關生死之一種念頭:既常受疾病之磨難,死,或許真的是一種解脫吧。我搶著表達:『情願牠們平靜地離去,不再受苦』之念頭,我曾有。但只是片刻掠過。不會仔細計劃、認真思量。只是和牠們一起努力地活,真要終結時,便接受那終結;若還未到時候,便努力地過一關算一關。牠們不放棄,仍堅強地求生,我們何必多想?
很多關於死亡之想法,可能真的只是我們這些萬物之靈的庸人自擾。動物從不曾這樣想。自殺與否、死生之價值和取捨,都不是牠們會考慮的。看著這些純潔的動物,面對大自然,該可領會何謂生生不息吧。
如前文所說,從理論上看,生即是死。從感覺上說,則死亡幾年內都是如影隨形,不曾遠離卻也不令人恐懼。有時候,看著親人受苦,會很難過;想到或許分離日子將近,也會悲從中來,但等哀愁一過,便繼續相互逗著玩、尋開心。不捨之情也會偶然來襲,殺人一個措手不及,令人很想哭,但抹一抹眼,便依然如常地活。我倆談到真要面對某方離世時的處理事務,心情通常都很平靜;要想得更多?不了。沒空去擔憂、更不要過早去想什麼虧欠、說什麼遺憾。
我就是如此看死亡。總括地說,其實我是不看它。知道它在,便夠了。
Tuesday, March 20,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