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11, 2008

閒來,閒不來

中五的班級告別了。每週多出了若干空堂,該是清閒得多了吧?

卻不。

只是沒了那種緊張非常甚至感覺帶點恐佈的擠逼生活。擠逼,是指時間上的,更是心靈罅隙上的。

就是不能讓自己一整天悠哉遊哉。四日的假期裡,始終是閒裡偷忙。把早前積累的,慢慢逐項處理;將心裡覺得該做的,漸漸一一實施。那也不壞。

趙來發寫過幾句話:
貧窮是一種心境,有一陣子,我把自己每天生活安排得很忙碌,一是為了讓自己有種「精進感」,另一方面是「充實感」。你或許說我是自欺欺人,但對一個身體不舒服的人而言,這其實是別有一番不足為外人道的含義。

我身體健康該是比下有餘。可是,心靈呢?
想起兩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心有餘而力不足。

續抄趙來發的文字:
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我的確相信自己在貧窮線上徘徊。

我所指的「貧窮」,不是單指個人物質生活與個人收入,更包括精神生活。有段日子──或許更包括現實生活有種懸空感,是因為離家之後,個人生活似乎失去了軸心與目標。當然,對自覺(或自以為是)的所謂修行人,這種懸空感可能還有其他含義,例如失去精進的動力。

懸空感常有,幸精進之心總算仍不缺。只是,這是否只屬另一種鴕鳥?

通常,這微碎的疑惑是一閃即逝。有時,想到一些友人,如貝爾、如小魚、如子君、如晴晴,都會叫自己提振精神。若我不精進,何能鼓勵他人也走上結伴同路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