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曾相約某班放學後一聚。當天最末二堂,他們在禮堂進行英文科話劇活動。終結時,已比平常下課遲了三十多分鐘。對此,其實我早有預算,卻仍不免慨嘆。知道活動延時多見,籌備不易,進行時每多變數。可是,心底裡仍有存疑:安排上真的不能更周密嗎?準時下課是否真有被嚴正重視?
記得今年專題研習的報告日。我在某班觀看各組匯報。各組都事先收到指引、詳列細節、限定了演出時間。當日我替主持之同事掌錶。一切用具安置妥當、組員開口第一刻開始計時。時間到了,錶一響,主持同事便即指示該組停止,不管其他。當日某組預備了極詳盡豐富之內容,卻就是沒預計好用時,看著他們最終心思縱多,卻是正題未入便已給邀請回座,難免叫人同情。
可是,這便是嚴正不阿。
說得遠了。
回想這些,全因某次友人之對話。
友人談到他與人相約,準時到達,要等那珊珊來遲者。說時不經意、沒怨懟。可是,指出了這是他向來守時的一貫遭遇。及後網上見小魚的文章,也為著守時與否、盡責或卸責等問題而感嘆。友人更輕輕說了一句:「日後再不如此愚笨,與眾人一同遲到好了。」害得我急急勸說,「別要、別要。」卻是匆忙情急,一句道理也說不上來。
當晚想起早年看過的故事。
麥兜上學途中,遇到陌生人,聲稱掉了銀包,需要幫忙,懇求麥兜給他廿元乘車回家。麥兜給了。後來,其他同學勸他別再輕信那人。那是最近常出沒的,總以相同橋段向人乞錢。麥兜再遇上他時,如舊的,為幫他而給了他廿元。老師也說,這是近來常有之騙案。有人更指出曾親眼目見那人得錢後其實不是乘車回家。
過了幾天,麥兜再遇上他。
當聽到對方乞求時,麥兜二話不說,便掏出廿元給了他。
後來麥兜說起:就算他以往騙我,怎知他這次是否真的需要援手?若這次是真的,沒人幫他便「大件事」了,他豈不是很慘?
評價怎樣,因人而異。
巧的是昨天早會,那麥兜故事也曾被引述,卻是細節變換了。兩個版本,微有差異,大主題沒變。子君卻靈巧,一聽便指出那關鍵不同之處:故事裡本是麥兜如何對待陌生人。同事之引述卻是有關麥兜如何對待麥嘜。
與子君對談總是快樂事。
與友人一同堅持信守,更是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