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你不能不讀民間報導》
傳媒報導仍然無足觀,對於論壇裡提及的論點幾乎不置一辭,只簡單營造對立形勢。這個情勢首先是受到中大官方臉皮奇厚含糊其辭的兩封公開信影響,常人一般以為官方不會睜眼說瞎話,但大家必須知道,劉遵義的語言邏輯是這樣:前年中大瘋狂斬樹的時候,劉遵義公開承諾「中大一樹都不能少」,但後來才知他的意思是斬一棵種一棵。
當日論壇前所未有地精彩的地方,還在於台下同學自發的抗爭意識,可見真是民怨四起。大學新聞近年被大幅邊緣化(包括被邊緣化為公關新聞廣告),而大學校方樂見這種邊緣化。傳媒界對於所謂集體意識保育思潮的敏感算是建立起來了,但對於政府怎樣走位呃人的套路,似乎還未懂得移植過來理解卑鄙的大學校方。
文中另引了小樺的舊作,也是值得一讀再讀。
《好一位校長》
我畢業於中文大學。大學生涯影響我甚巨,除了學得重要的學科知識、開展文藝創作,還有參與學生組織的經驗,讓我學習關懷社會與他人。因此我亦以傳播知識、醞釀自由風氣、對社會提出諍言三點,理解為大學的使命。中大素有批判傳統,近年中大一系列事件,偽國際化、斬樹、民主倒退、學生報風波、瘋狂校園規劃,加上近日的頒授榮譽法律博士學位予董建華事件,矛頭歸結在中大校長劉遵義身上。且由董建華事件說起。年前科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董氏,已引來抗議,此次也不例外。
我親眼目睹,在一次與學生公開會面時,有同學質疑董氏在法律方面有何建樹(人大釋法?!),值得授以榮譽法學博士?劉遵義答曰,他自己亦有日本早稻田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自問對法律亦無貢獻,但早稻田大學是國際名牌,既然早大亦這樣做(暗示「法學博士」純為虛銜?),同學亦勿疑慮。立時全場駭笑。
作為一名國際級學者、一校之長,我們總期待他除了本科知識之外,還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和視野。我們都說知識分子應有風骨,對自己的言論總是深思熟慮、字斟句酌,劉校長則在教院風波聆訊時,十數次以「不記得」搪塞過去。這次則是劉氏在眾目睽睽之下,對於榮譽博士學位之頒授,無法提出任何一個關於知識的理據,完全訴諸「名牌大學這樣做,便照跟」的跟風心理,這真要相當無恥(還是理性上低能?)才能做到。莘莘學子十年苦讀,就是為了進入由這種水平的人領導的大學麼?我終於明白許多師生老校友何以對劉氏微詞嚴重。老實說,八年建華之治的成敗大家了然於心,我個人並不傾向再不斷清算董先生。但對於侮辱知識、法律、榮譽博士學位的校長,我則非常支持中大校友要求校董會審核劉氏是否應該續任。
這是擲地有聲。
2 comments:
从64找到这里
喜欢你的blog
謝謝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