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原本只有上面一句,是幾日前寫的。
講述八九民運,是抱著盡一己之力的心態,若能喚起部份同學之關注,已覺不錯,不敢期望能有多大回響、能有多深刻思考。有人說,教導同學不要只著力於情感之渲染,該要讓他們冷靜認清真相、學懂如何分析問題,這是對的。可是,面對一批對該段歷史一無所知之同學,要先仔細回顧經過,而當年國內與本港民眾之情懷也是歷史的一部份,要認清真相,便不能不嘗試了解當年之情懷。如何可以複述種種一切、回想悲痛經歷時不動感情呢?我知道自己教學上要客觀陳述之責任,卻實在辦不來!
如何是好?四月開始講述時,決定不強行隱藏本身情感,卻立定主意,要於最後幾堂好好作各方面之細緻梳解和理性分析。希望能以關懷和同情為本,再客觀檢視各相關範疇。想說的很多,例如天安門母親之浩然正氣和道德根據、朱耀明牧師推動之我要回家運動,廿年來言論空間之不斷收緊、近年網絡管制之逐步加強、本地電視新聞之自我約束、社會上泛濫的各種正理和歪理之辨別、歷史事件與當前之關連……太多了,竟都一一錯失了。流於單純的悲情之感染,是我早早提醒自己切戒的,偏偏時光匆匆過去後,最終做出的效果偏就是如此!
這裡,我要說句:對不起。
三甲同學都聰慧,言辭了得、思考敏銳。相信一旦你們關心世事,自能找到各式途徑,去了解、去細辨、去分析、找到自己之路。學期尾當我想點出一些訓勉時,想到社會上有些人,學歷不高、思想較簡樸,可是道德良知勇氣從來不缺,即使不懂如何斥駁各種歪理,自是一往直前。這叫我想到陸象山那名句:「吾縱然不識一字,仍可堂堂正正做一個人。」另有些人,受高深教育,熟習各種分析手法、懂得如何發掘各種正反論調、常以「中立」和「理性」為尊、以能夠說出異於常人之論點而自豪,這些本都不是毛病。可是,面對大是大非時,當一方是強權,對言論操控和真相掩藏之力大無窮,另一方是被欺壓之弱勢時,所謂「中立」無疑已是一種罪惡。
早前另一文我曾抄過從小樺處看到的一句
"The hottest places in hell are reserved for those who in times of great moral crises maintain their neutrality." Dante Alighieri
「地獄裡最熾熱之處,是留給那些在出現重大道德危機時,仍要保持中立的人。」但丁《神曲》
那時社會上不斷出現淡化六四屠殺、歪曲各種事實、牽導社會走上錯誤思想走向之言語。心憤慨有之、無奈有之,總的是百感交雜。於是想到此文開首的一句。年青的同學,前途無限,成就不可丈量。日後發展該不用我擔憂。要說最後的訓勉,就只是「別要像今年港大學生陳一諤」。於是有文首那句。
我做不到「客觀」分析,漏網而不及處理之議題眾多,唯有期盼同學能自我發掘,對知識長感好奇、對世事總有承擔。懂思考、卻更要不礙於思考。
~~~~~~~~~~~~~~
常有人說:強權壓倒真理。是耶非耶?不願相信、卻又不由自主地擔心。
從天安門母親網站裡找到一首近年新創作之歌曲。首句歌詞是
強權 壓不了悲傷
悲傷 可轉化力量
心略告慰。我講述得不好、流於煽情,可是若同學能有所感,能開始去思去質疑去重新領會,那麼,只有情感之牽動卻沒充足之理性分析也就不會是致命傷了。
萬千說話,歸於無言。
不夠堅強之班主任
附帶一句:
今早讀的故事源自李碧華《天安門舊魄新魂》中一篇《說謊》。公共圖書館可借閱。最近若想觀看,可聯絡我。
今早讀的故事源自李碧華《天安門舊魄新魂》中一篇《說謊》。公共圖書館可借閱。最近若想觀看,可聯絡我。
5 comments:
加油~
世上有趙老師如此投入 認真 用心的教學實屬難得。也不必擔心說得不好,我感受到,尤其最後幾堂,在細小片段的描述感染力很大。情感之渲染有何不好?六四的資料網上,書本上多的是。只是情感上的,是班主任堂最能帶給我們。被感染了,同學才會開始去了解,提起興趣。學校時間不多,要認識,深入思考,靠的是自己。 有人經常說中立,中立一詞絕對不能亂用,沒有充份理解,何來立場?那只是不知道。
說得對。
再者那些知識、資料,很快會忘記;但你的情感,卻會深深印在他們心上,而這一點,正好是他們日後回看這些資料的引子和鑰匙。
Pakkin
最後一課說得很好,叫人感動。六四的資料和分析我們可以從各種途徑得知,但當中的情感是不能被陳述的。上中史課時常常以理性角度去理解、分析事情的因果等,但感覺過於遙遠,像是讀一個冗長的故事。數千年中死去的無數人,我沒有為他們感到悲傷、難過。直至讀到中國近代史,才找到一些真實感,縮短了距離,開始有所感觸。但我雖然平日可能因一些小事而哭起來,但讀歷史時總會有點抽離其中,又無動於衷。我希望把感情表現出來,但眼睛不配合,也不知道對自己或他人是真實還是造作。我很羨慕你能如此單純地表現情感,若然你是不夠堅強的老師,那我算是一個冷漠,或是冷眼旁觀、自私的學生。我正需要那感性的一面。也許某人也像我一樣。
若然有更多的話,請不要讓自己歸於無言,無論什麼時候,也一定會有樂於聆聽的人。
我已經聯絡過你了,星期二不要忘了帶書。 ^-^
寫得有點亂呢。vv"
多謝各位。
從來相信,收與發是相對而並存。沒有班上如此好學和真誠的同學,我很難說到這地步。
原來我是如此有福的人。
考試前的來信、心情分享,都叫我感動。
Nucleon與Leon的留言,我讀了不止一篇,其他同學於網誌上告訴我的、於校內壁報版上發表的,都叫我看到希望和安慰。
原來,寫在空白的版、放在虛空的網,還可引來不相識的人,給我鼓勵。
點滴在心頭。
原來,我們都不孤單。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