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6, 2007

夜半敲門/圓滿

兩首詞都寫得通順,題材也有新意。
像棉花糖,軟軟的、易入口、不易讓人感到抗拒。

原來我所失去那半正是你
我已完全 因我已獲得你
我未完備 當空缺被你完全縫合才是我自己

為何尋遍世上 追索著名與利
令人圓滿卻是你

這樣的話語,誰忍心拒絕和否認?

這樣 告別 你問 尚有哪些不甘
大概沒有吧 我們還能熱吻

難逃過這一關 仍然未覺孤單
因為我 就算 沒時間 臨危捍衛我的人 已在臂彎

誰不想擁有幸福的人生?死神來臨時仍然無憾?

歌詞給予人最安慰的答案:愛情帶來圓滿、有情人相伴便不用臨終抱憾。

這是真的嗎?抑或只是糖衣麻醉藥?

有些哲學家說人是沒法談論死亡的。未死的人缺乏經歷,已死的人無法把經歷帶回來。
既是如此,那有人敢說怎樣才能死得瞑目?一切想法、安慰豈不都只是一廂情願?

若說愛過便完全,那便好了。
變心、分手、為種種原因無奈地相愛而不結合…都不難忍受了。
工作上遭人背叛、有志不能伸,又如何?
愛兒早逝,不打緊。父母決裂家中成為煉獄都可得到補償。

人生是那麼「容易」滿足便好了。

偏偏是:世情殘酷,天地不仁。

如此情歌,便只是令人盲目樂觀、在自我的想像中沉醉。
既把愛之價值無限量放大,亦將相愛之過程極度簡化,無視當中之起伏和跌盪。
若然「戀愛大過天」,那天地是何其狹窄!

link 夜半敲門

link 圓滿

Wednesday, April 25, 2007

On與Off

現代人生,眾說紛云。
要表態才能叫人知道你立場。
有立場,才顯得你存在,你是On。
太多人不想Off。
你評論,我也加一口。
正調反調大調小調均無不可。
只有發言才不被忽視,雖然事實上發言也往往被忽視。
浮誇,比下有餘。
讓沉默說法,是一廂情願。
瑣事極多,道聽塗說。來自新聞媒介、也來自偽新聞媒介。
表態,其實也就像鸚鵡學舌。
趙來發:「常常不過是對事件的某種感覺、反應,而不是理性的對錯判斷」。
甚至連感覺也不是,只show off,比拼知道的細節多少。
「因為許多事情的細節,超越了慣常的常識與邏輯,我們有時只有當觀眾的感覺,並無鮮明立場。」

On即是Off。存在等同非存在。

吊詭地,大眾其實又是不敢表態的。

有些人討論宗教問題,你說你一套,我說我另一套,結論卻是「大家都各有道理」,「不同宗教都只是導人向善、讓人安身立命」,「殊途同歸」。是否真的全無對錯高下可分?大家互不點破,不得罪對方,也就皆大歡喜。可建立對談合作之關係,豈不是好?所以在「萬人齊誦《道德經》大會」會場上見到陳日君樞機也就不意外了。只是如此之對談,會否只是徒然虛耗光陰?不要也罷。

有些學術研究,仔細搜集資料、詳盡介紹了不同學派之想法和立場,最後來一句結語:「各有優點和缺憾」便完。甚至連如此結語也省下。報告終結。那你個人之最終取向呢?闕如。

這樣的和稀泥,這樣的學者和知識份子,或者堪稱高級的鄉愿。

Monday, April 23, 2007

Her Story

仁者當行中庸之道。
若未至聖,未能時刻致中庸,則狂或狷亦有其可取。

狂者進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寧死不屈 而這一刻她的想法 很好勝
如同贈興 若世俗注定與她不對應
拳頭做證 在這夜決定去找新風景

這漫長故事 由她出發開始
尋找偏遠的 不相似

狷者有所不為

寒喧聲音 她不想應 不會應
陪酒 若是命令 別怪她不會敬
流言幻聽 在這爛店未免摧毀雅興

若不能行中庸之道,又不敢狂狷,這叫做鄉愿。指外貌忠厚老實,討人喜歡,實際上卻不能明辨是非的人。
孔子最討厭鄉愿。因為鄉愿和中庸很相似,「是社會上的老好人,隨風擺,你說甚麼他都說是、是、是,對、對、對。」無立場,欠原則,「非之無可非,刺之無可刺。」故孔子斥之為「德之賊」。
現代卻往往稱許此種行徑為圓滑。懂妥協、慣遷就、只會討好而不得罪他人,便是識時務者之俊傑。

當世上眾皆如此,何處再找動人的人物和故事?世界也再無改善之動力。

隨心出走 她的感性 也很理性
沿途的 全新掌聲 熱烈護送她那狠勁
原來任性 就算令笑面兩邊不對稱
同伴仍能盡興 為紀念發現了北歐之星

原來任性地出走,有時也能得到旁人熱誠的支持。

有些人時刻顧念別人之想法和感覺,未必是基於功利之考量。只是抱著與人為善之態度,以為如此便是好人、如此便得人歡喜。

弔詭的是:愈是看重旁人想法、汲汲於取悅他們,可能反而愈顯得缺乏個性、不得人喜歡和重視。相反地恪守原則、有主見、寧可得罪眾人也要堅持自我的,才顯出動人風采,能夠獲得更多的同情或敬重。

世界更壞也未會害怕
她會散發最自信優雅

世界再大也未會害怕
也要建造最自我的家

活得有勇氣,才能活得精采。

link

Sunday, April 22, 2007

蓬萊何處是

為兩段文字所感。

先是馬家輝的描寫:

「在京都找到了一個 internet cafe,
小女孩找了位子, 兩個鐘頭, 不動.
電車男, 電車女,
巴比倫的兒女,
新世代的宇宙,
現實只是過客,
上網才是回家.」

毋庸慨嘆。
有人說這是本末倒置,忽視自己之根本。
我說,可能是在四面圍牆之困局內另覓出路。
是幸亦是不幸。
不幸是指圍牆之艱困替代了至親之溫暖,幸的是仍可絕處求生。
何處是蓬萊,唯有寸心知。


再讀了張大春《不言》一文:

我的工作離不開文字,但是每寫一題讓自己覺得有點兒意思的文字都要費盡力氣、和字面的意思搏鬥良久,往往精疲力竭而不能成篇。之所以不能成篇,往往是因為寫出來的文字總有個假設的閱讀者在那兒,像個必須與之對飲的伴侶。有這伴侶作陪,已經難能而可貴了,寫作者卻還忍不住於自醉之際跟對方說:『卿可去!』特別是在詩裡,此事尤為孤獨、尤為冷漠。」

對那意思有點似懂非懂,但已是觸動我心。
作一個網上博客,在殘酷之現實世間外另建安身安心之所。意義已不只是逃離。
但人世間何處不冷漠?人生從來便是孤單。

堅持下去,唯有像張大春自勉:這讓人勇敢。

Wednesday, April 18, 2007

日誌(四月十八日)

忙,不是面見同學便是與家長傾談。
弄得人沒心思創作。
心目中已有三四首歌詞想用於《詞達志》內,苦於無時間去寫。
只好繼續寫那最簡單的日誌。
內子形容這些為「流水帳」,說沒人會有興趣追看。
不打緊,自作自樂。

第三十三集《植木的法則》:
人會倚賴本身已有之能力,結果是限制了自己沒法變得更強。

思考題:
一塊不再讓他人觀看的版(blog)還是不是版?
目標被時刻不斷更新重訂還可否算是目標?
從不接聽來電的電話還是否可叫電話?

以下一題可能最簡單:
畢業了的學生還是學生不是?

接著一題較難:
長久不來往接觸的朋友是否朋友?

綜合題(請先圓滿解答上面兩題):
大家仍在學校時叫「亦師亦友」,一方畢業離校後仍是「亦師亦友」嗎?抑或是「只師非友」、「只友非師」、「非師非友」?

本是想寫日誌的,寫下來卻逐漸面目全非。

Tuesday, April 17, 2007

尼采的話

在別版中讀到一句原來尼采說過的話:

And Nietzsche’s warning that “whatever harm the world-calumniators may do, the harm the good do is the most harmful harm” may not be entirely out of place.

某某譯: "尼采說:「所有的毀謗中,出自善人之口的,殺傷力最大。」這話也許不無道理。"

這正好補充了我幾日前寫到有關「好人最能害人」的意思。

日誌(四月十六)

看第三十二集《植木的法則》。
碧路:「在面對強大力量,肯定無法取勝時,誰也會放棄吧?」
植木:「我是絕不會因恐懼而投降的。」
……
碧路:「我明白了,當初他不是怪我幫助不到他,只是怪我沒盡力去幫!」
……
都是很古舊的勵志說話了。
重聽一下卻不妨。
甚至在聯想起近日身邊的人和事時,會覺得很有意思的。
~~~~~~

整天在家,卻是忙碌不停。
MeE致電來時,只匆匆的應付了幾句。
隨即便心緒不寧,還是挺在乎的。

想到很多,有關自己的生活、人際交往的無奈、還有幾年前寫給Milk的一封信。
~~~~~~

看著那脆弱的生命,不禁又有點難過。自己有太多做得不好的地方。

Sunday, April 15, 2007

日誌(四月十五)

第三十一集的《植木的法則》不好看。才覺也有較爛的情節,但很可能還是會追看下去。
這一集的主題:
「怎樣的組合是最強的?原來愛的組合才是最強。」
「只會欣賞你的長處,卻不去看你的弱點。」
少埋怨,多互相發掘優點,自能相互補足。

阿仙奴終踢回本身之特色,一挫保頓,吐一口烏氣,也叫擁戴者稍為安慰。

今早回校,Fun Fair Day。遇到同事提起,才驚醒晚上還有晚宴。唉…人生苦短…

Friday, April 13, 2007

假期回顧(二)

假期裡比平日多看了電視節目,以動畫為主。

逢星期二晚的《死亡筆記》只播到第二集,感覺不錯,故事緊湊有力。

正每日重播的《植木的法則》也好看。有趣是每一集的情節都會帶出一點積極的訊息。剛過去第三十集便帶出以下主題:怎樣才是最強?會拼命保護和照顧弱者的才是最強的人。因為有愛護別人的心,所以要令自己變得更強的意志會更大。

網上重溫《我們這一家》,看得人笑不攏咀。精采處堪比早年的《櫻桃小丸子》。

偶爾也看看TVB劇《溏心風暴》。比起最近其餘幾套垃圾劇,這已算是較值得一看。當然沒寄予厚望,但星期三一集最後十分鐘戲卻相當搶眼,只見戲中的二奶對全家盡數多年冤屈,矛頭更直指德高望重、大方嫻熟處處盡得人心之大姐。初聽是理不直而氣壯,及後卻又覺當中不無道理,其中之委曲實有動人之處,而對方越是謙讓包容卻越是能夠坑害旁人,人世是每每如此。

當然,通俗劇始終不會偏離大眾接受之主調,故此豪不意外地,星期四的一集便見二奶已「收晒火」,與大姐私談時更是滿面歉意,道德之天秤完全倒回元配髮妻之一邊。日後雙方當會變得正邪分明,惡人有惡報或是最終深悔己過,此之為皆大歡喜。情節同時也變得再無可觀矣。

近年身子不好,終於星期二往見了聞名已久的醫師。服藥調理,藥名如下:
馬齒莧 知母
薏苡仁 防風
牡丹皮 浮萍
生地黃 白鮮皮
夜交藤 白芍
板藍根 白術
總覺得中文是最美的語文,藥名不懂解卻總覺是滿有意思的。

Thursday, April 12, 2007

假期回顧(一)

十多天悠閒假期,是久未曾嘗了。

租來了一大堆過時電影,全都是通俗的易消磨時光的。電影節的戲是一套都沒看,心態不一樣了,不願再浪擲光陰去尋訪不知名電影所帶來的驚喜。通俗的不一定好看,卻至少能在觀賞前擺正了期望。回味的也有,《朱古力掌門人》及《北極快車》都令我租看後蠢蠢欲動想把影碟買回來。

書只看了一本,王安憶的《富萍》。假期最初數天,把2000年儲下來的明報副刊都翻遍了,便到櫃裡找書看。櫃內有不少買了卻未看的書,選了王安憶的,可能是因為想起他的《長恨歌》吧。當初也是看《長恨歌》大感暢快後才買《富萍》的。

下棋時間多了,棋藝則不見精進。也難怪,對奕多,鑽研少。

寫文的時間和心思也多了。回看blog上紀碌,新發表的文章原來卻不多,但總算是把幾塊版架設好了。比較起來,三月份所寫的更是少得可憐,這是上學與不上學日子的區別。兩小動物的版差不多是每日更新,這要歸功於內子了,由我掌筆的向來較少。

希望假期後事事順利,生活質素能保持。

Wednesday, April 11, 2007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詞填得不算好。主題及歌名之選配則尚算搶眼。

金光閃不了 製造了下個浪潮
閃閃閃不了 知你不要缺少
轉轉轉不了 帶動了下個狂潮
不要想我不再需要

潮流,叫人又喜又厭。
喜的是那新鮮、精采的部份。
厭的是那種對人之管束。
別教我什麼叫老套。
別因我使用黑白螢幕無鏡頭無音樂無上網功能之電話,便把我視為另類。
更不要看我打扮入時或追逐科技不後於人,便將我歸類為「潮」人。

不要將我歸類,我也不喜歡把別人歸類。
不要教我怎樣做人。
拒絕所有不必要的管束。

父母的提點,叫人厭。
師長的教誨,令人煩。
潮流的帶領,卻為何會有那麼多人甘之如飴?
難道我不知什麼是優質用料、如何叫生活舒適、怎樣去過先進生活?

可怕的是潮流無所不在,任何生活方式都能被包裝為一種商業消費模式。
獨立傲行漸漸只被視為一種潮流!
保留自我性格也被某些品牌包攬成為賣點!

link

《富萍》內的句子

假期裡,讀了王安憶的《富萍》。
當中有以下一段:
「富萍最懂得親戚是怎麼回事了,親戚就是一大堆麻煩…
乖順又成了一個缺點,這使他綿纏在這堆麻煩裡,脫不了身…
溫柔也成了缺點,當斷不能夠斷。」

這些句子,當能讓有心人或過來人深有所感。

Tuesday, April 10, 2007

《始終有你》

原來為紀念香港回歸十週的主題曲《始終有你》經已出街。
最近該是「時運高,睇唔到,聽唔到」。耳朵有幸沒遭受污染。
網上有人以「十萬個驚」來形容。
我倒不覺驚。
回歸以來,叫人吃驚的是一浪接一浪。感覺可能已麻木,不懂害怕。
先前有關《秋天的童話》及鏗鏘集專輯《 同志。戀人》的審裁,不是叫人眼界大開?
曾特首成功連任不叫人吃驚,民望竟能一直高据不下才真叫我驚。
其他的,算什麼?

原來填詞的是陳少琪。對,就是達明一派初出道時的填詞主力。
幸好,不是黃偉文,更不是林夕。
否則,「十萬個驚」也不足以來形容了。

Sunday, April 08, 2007

趙來發的版上看到的:

「人生無聊的時候較多,要在生活細節中找尋天使;人世緣何能到老,靠的,是要憑自己去創造條件。」

「不管是閒話家常,或是長舌囉唆,對喜歡的人說「我愛你」,便不要呆到愚人節才開口,對要感謝的人說句「多謝晒」,更不能留待清明節才呢喃。」

「對病人,一年中有三大關口,一是農曆新年,二是清明,三是盂蘭,所謂去舊立新,三七月多見反覆。」

好看,忍不住抄下了。

Saturday, April 07, 2007

防不勝防

歌詞描寫的就像是電影上的畫面,作者靈感的來源或許是王家衛的《重慶森林》?

看電影時,覺得那情節是滿有奇趣的;但聽此歌時題材已不覺新鮮,而且不容易有共鳴。
誰有本事擅闖傾慕對象之各個生活領域而不被發現?

偷訪對象家中,「將瑣碎東西帶走,然後又放低。
感覺不是情癡,反而有點像戀物癖。
從你的套房帶走被單是我,你睡過的至少我都睡過。
從你工作間帶走廢紙是我,照著你的筆跡寫封信給我。
那是跡近變態了,至少也是有點精神分裂。

最近重聽此曲,感覺卻有點不同。假期裡常四處看版,有陌生人的,亦有相互認識的。過往要
窺探別人之生活點滴,談何容易?現在只須滑鼠一點,便一一披露眼前。暗戀別人麼?不用躲入他家中偷取慰藉了,只須鼓勵他上網寫日誌,再在合適的搜尋器上獲取網址便可以。以後,你寫過的日誌至少我都讀過,你用過的blog至少我也用過,也不用模仿筆跡寫信給自己,可想像你寫的根本就是寫給我。

忽然想起《哈利波特》內的聚思盤,blog不就是這樣嗎?挖了一些記憶放在裡面,自己閒時便回來瞧瞧,別人用上適當方法,也可一絲一絲的抽起來觀看。

我是迷上了,你呢?

link

Thursday, April 05, 2007

夢想

對自己的夢想,是志向、是目標、是歸屬;
對他人的夢想,叫期盼、叫寄望。

誰不在年少氣盛時發各式各樣的夢?
有那一些能真正達成?

夢不能圓,是生命的常態,尋常不過的事。
志向未酬,何用自責?
期盼落空,也可繼續愛人。

他人對我之期望,可以是鼓舞、也可以是誤解;
是動力亦是壓力。
所以,還是別管它最好。知道它在便可以。
人是要為自己好、對自己好。
別叫這自私。
人不先愛自己那有能力愛他人?

夢想麼?發夢的感覺是美好的。那份美好,是夢醒後的失望和幻滅也不能抹殺的。
人該為自己曾有的夢想自豪。
即使那從不曾真正成就。

活在當下,努力的過好這一天。
很自然的,一天會比一天好。


望你看到這一些,能較為釋懷,變得更有力氣

Tuesday, April 03, 2007

看圖識字

他叫禾確特阿仙奴年青主力。才十七八歲,已身價千萬,被球迷寄予厚望,前途不可計量。
在相片中,可看到一些人生最美之特質:熱情、朝氣、自信和希望。

這叫擦身而過。擦過的,是年青歲月、該認識卻沒認識的人面、逝去的身份。站在當下的青春少艾放眼前望,對剛過去的才不屑一顧呢。

看,什麼叫英姿颯颯。年紀要小,眼光放遠,對人世認識未深,卻滿懷對理想和末來之憧憬。

這是陽光朝氣、樂觀開朗所散發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