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14, 2009

古德明《科學家的典範》

中共航天之父錢學森終於死了。他生前研製導彈研製人造衞星,為共軍添翼,從此安富樂貴。中共新舊領袖胡錦濤、江澤民都出席他的喪禮,新華社更盛稱他為「愛國知識分子傑出典範」。這並不奇怪。

奇怪的是非官方學者吳曉波之流也認為:「錢學森一生壯麗偉大,只是欠社會一聲道歉。」

「欠社會一聲道歉」,是指一九五八年錢學森附和毛澤東,發表論文支持大躍進,力言科學上稻田麥田絕對可以畝產三萬九千斤。這大躍進的結果,是四千萬人餓死。而四千萬餓殍的性命,原來只值「對不起」三個字。

新中國的愛國知識分子傑出典範,不但有異於外國,也有異於舊中國。

論科學成就,東漢張衡不會比錢學森遜色。他製作渾天儀,觀測日月行星位置;又作候風地動儀,千百里之外地震以及震源都可以覺察。當時朝廷崇尚占驗吉凶的圖讖之學,儒者爭相研習,附以妖言,張衡身為太史令,上書呼籲禁止:「此皆欺世罔俗……宜收藏圖讖,一禁絕之。」後來他出任河間相,見河間王驕奢違法,豪門大族共為不軌,於是治威嚴,整法度,「上下肅然,稱為政理」。這就是我國典型才德兼備的科學家(《後漢書》卷五十九)。

近代大科學家薩哈羅夫是蘇聯氫彈之父,曾獲列寧獎和斯大林獎,本來可以和錢學森一樣,富貴終身。但他發覺,獨裁政權越是軍事強盛,對國家以至世界越是不利,一九六八年在國外發表論文,指出沒有資訊自由、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就會有「血腥的獨裁統治」。他不再為獨裁政權效力,改而鼓吹人權,換來的是拘捕、放逐、軟禁、貧苦。這一定不是現代漢語所謂「壯麗偉大的一生」。

過去六十年,中共在無數民變之中屹立不倒,仗的無非現代軍事科技,六四天安門之役就是明證。九十八歲才壽終正寢的錢學森,沒有為天安門下死無全屍的少年男女歎息一聲。這毫無疑問是現代漢語所謂「愛國」。

一九八○年代,中共領袖崇尚氣功,江湖氣功大師紛紛出現,附以「人體特異功能」論,據說千里之外都可發功改變物體的原子結構。錢學森身為科學家,撰文推波助瀾,宣布「這可能肇造一場二十一世紀新科學革命」。現在,這場新科學革命證實了是個騙局,也證實了錢學森不愧「新中國知識分子傑出典範」的謚號。

由張衡想到錢學森,再想到錢學森死後朝野對他的推崇,你不能不承認舊中國已經徹底滅亡。

No comments: